茶的味道很难用语言描述,因为每个人的味蕾都不一样。同一种茶,不同的人喝起来可能感觉不一样。比如,深度烘焙的岩茶,有些人可能觉得它有炭香,口感极佳;而有些人则觉得它焦香太重,难以下咽。此外,茶的味道还与茶树的年龄、制作工艺、生长环境,甚至天气状况有关。因此,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描述某种茶的味道。喝茶时,要相信自己的感觉,别人的评价未必反映自己的喜好。好喝就是好喝,不好喝就是不好喝。
武夷红茶:
红茶是全发酵茶,全发酵茶最大的特点就是醇厚。红茶的口感偏甜,所以品鉴红茶时,水是否甜非常重要。红茶的甜度还取决于茶树的年龄、发酵程度和茶叶的品质。有些发酵不好的红茶可能会有异味。红茶的香气可以分为蜜香、花香、龙眼香和松烟香。红茶的香气相对温和,不像其他茶类那样浓烈。值得注意的是,茶汤的颜色并不一定能代表茶的品质。金黄色的茶汤代表茶汤鲜甜,而深红色的茶汤则代表茶汤醇厚甘甜。好的红茶应该香气浓郁,水质甘甜顺滑,没有异味。你可以试试——即使是冷泡的红茶,也有甜美的味道。
武夷岩茶:
岩茶的种类繁多(上千种),在武夷山,恐怕没有人尝遍所有岩茶的滋味并完全了解它们。因此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武夷岩茶的两个主要品种:水仙和肉桂。熟悉岩茶的朋友可能都听过“水仙最醇,肉桂最香”的说法。这两个品种堪称岩茶界的代表。从产量来看,这两个品种至少占到总产量的七八成,其余的都是其他珍稀品种。它们各自都有着鲜明的特色,但有趣的是,它们也与其他岩茶品种有着共通之处。换句话说,它们的性格蕴含着共同的特质。
如果问岩茶的口感如何,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。我们只能根据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进行粗略的描述。生长环境指的是茶山的气候和土壤,这些因素会影响茶树的物质成分,最终形成茶香。因此,每座茶山都有其独特的风味。众所周知,高山出好茶,低山则有“土味”。水仙茶口感醇厚,但这种醇厚不同于红茶或普洱熟茶,被称为“清醇”。水仙茶属于乔木茶,乔木茶的本味以木香为主。肉桂茶属于灌木茶,香气较为浓郁,带有浓郁的肉桂香。岩茶的烘焙程度也会影响其口感,不同的烘焙程度会产生不同的风味。
走水烘焙:茶叶炒制后,用较轻的温度进行烘焙,导致口感清爽,叶底较绿,类似鲜草的味道。
中度烘焙:叶底深绿,略带褐色,香气较浓,花香良好,回味怡人。
熟透:叶底呈黑褐色,香气浓郁稳定。熟透后,茶叶略带炭香。存放一两个月后,炭香逐渐消散,口感更顺滑,更易入口。花香也会逐渐转变为果香。
岩茶烘焙时,茶香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,而是萦绕在茶汤底部。烘焙越久,茶汤的口感越厚重,但花果香会被烘焙掉。炭焙岩茶绝对是一门技术活。经验丰富的茶师能够轻松掌握茶的特性,并根据茶的品质调整烘焙流程。如果烘焙时间、温度不够,或者烘焙时间过长,都会产生异味。潮汕地区的岩茶口味偏浓,用量也相对其他地区要多。尤其是喝了多年的岩茶,不仅喜欢浓郁的茶香,更能体会到烘焙充分带来的炭香。然而,对于不习惯的人来说,可能会觉得烤得过焦。一般来说,初尝岩茶的人,往往注重香气,而喝过一段时间岩茶的人,则更注重茶水的滋味。
其实,全焙的岩茶才是最醇美的,也是岩茶的真正魅力所在。好的岩茶应该有浓郁的岩香,茶汤要有浓郁的岩体,茶水的滑润度很重要,回味悠长。茶香不必太浓,有些茶香气浓郁,但口感偏苦,这是不可取的。关于岩茶,说的太多了,以上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。有些产地的岩茶可能没有详细介绍,很多茶师对制茶也有自己的见解,这很正常。此外,不同品种的岩茶,其加工方法也有所不同。在武夷山,有句俗语叫“观叶而观天”,而观天则受天气影响。
铁观音:
铁观音茶比较容易理解,主要品种不多,通过比较就能品出其中的差异。主要品种包括观音、本山、毛蟹和黄金桂。人们饮用铁观音,追求的是清爽的口感、甘甜的茶水和观音韵。观音韵是指茶汤在喉咙处萦绕不去,留下甘甜余韵的感觉。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也会影响观音韵。然而,每个人的感官体验都不同,所以只要喝起来好喝,才是最重要的。
我们来谈谈生产工艺上的差异:
正宗铁观音:简单来说,就是铁观音的原味,香气比较清雅。品质好的铁观音会有类似兰花的花香,叶底颜色呈黄绿色。正宗铁观音的制作工艺与小青铁观音类似,只是冲泡时间略有不同。口感比较清澈爽口。
陀酸铁观音:饮用陀酸铁观音时,可能会有轻微的酸味,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是观音韵。实际上,这种酸味只有在发酵时间延长时才会出现。陀酸铁观音的叶底呈深绿色。
还有炭烤铁观音:这种铁观音与绿铁观音看起来不同。绿铁观音口感清香,炭烧铁观音则带有炭香。炭烧铁观音与炭烧岩茶的区别在于,炭烧铁观音的焙火温度较低且缓慢。炭烧铁观音的回味也与绿铁观音不同,喉咙处有清凉的感觉。
凤凰单丛:
凤凰单丛茶属于半发酵茶,香气浓郁。其最大特点是香气浓郁,回味悠长。然而,与岩茶相比,单丛茶缺少岩茶的厚重感。但这种比较并不公平,因为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。单丛茶也有自己的韵,被称为“山韵”。它生长在潮州凤凰地区的高海拔茶山中,环境以凉爽潮湿而闻名。夏季,人们可能需要穿着长袖才能爬上茶山。单丛茶独特的香气大致可分为蜜香型和花香型(例如兰花、栀子花、桃子和杏仁),这些香气的产生受品种、环境以及萎凋、发酵和烘焙工艺的影响。轻发酵可以产生花香,重发酵可以产生蜜香和果香。单枞茶的口感清甜爽口,口感的好坏取决于茶叶的品质,劣质的单枞茶,即使香气再浓郁,冲泡后也会有苦涩的味道。
优质的单丛茶,口感上不用担心,但冲泡时间也需要把握好。冲泡时间过长,单丛茶会变得非常浓烈,略带苦涩,但不涩。除了香气和口感,单丛茶还必须有“茶”的韵味。喝的时候,要能清晰地感受到茶香在喉咙里流淌,而不是只被香气所左右。茶香的存在至关重要。我个人比较喜欢烘焙程度较重的单丛茶。正如之前讨论岩茶时提到的,烘焙程度足够,茶汤会更加顺滑醇厚。轻烘焙的单丛茶,香气虽然浓郁,但茶汤可能不够顺滑,冲泡时间不当也会影响口感。凤凰单丛茶的回味浓郁是毋庸置疑的,而且口感回甘。总的来说,这款茶给我的印象不错,只是知名度相对较低。它原在广东、福建等地,尤其是闽南地区有名气,但近年来,它的名气逐渐传到其他地区。
今天主要讲的就是上述的几种茶叶。
说了这么多,总觉得意犹未尽。一般来说,品茶的尺度,会从茶叶的形态、汤色、香气、口感、风味等方面来衡量。然而,口感本身就比较主观,不一定能体现在笔墨中,而是个人记忆。本文或许会引发一些不同的观点,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,欢迎分享讨论。我个人对茶的理解和认识还远远不够,而学习茶道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过程。所以,茶的制作还是交给经验丰富的茶师吧。其实,好茶很简单:清澈无异味,不苦不涩,口感顺滑。喝起来舒服,那就是好茶。
分享:
体验这三个阶段是使一个专家成为专家的原因。
一条山,一条河,一条明亮的月亮;一个茶杯,一茶,一个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