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活节销售:购买3获取第四免费!

约1000年前,一种为茶而生的茶具——“茶壶”出现了。

紫砂壶原本是民窑制品,后来随着饮茶习惯的改变,以及当时统治者和上流社会的喜爱,紫砂壶逐渐从民间生产转为官窑生产,成为稀有之物。

宋末元初以后,曾经盛行一时的紫砂壶被迫停止生产,最终走向衰落。

直到1981年,中央工艺美术学院、原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、原建阳瓷厂等一大批单位,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,才成功复制了这把古茶壶,使失传数百年的古茶壶工艺得以复兴。

此壶以独特的斑纹为特色,釉色大致可分为“窑变”、“油底”、“涂毛”、“黑釉”及杂色等。

那么我想和大家聊聊,这些经典的茶壶造型中,你最喜欢哪种釉色呢?

由于“窑变”茶壶稀有且难以获得,我们在此就不予讨论。

01:黑釉。

茶壶原本是用黑瓷制成的,因此黑釉可以说是其最真实的面貌,又称“干黑釉”或“乌金釉”。

其色泽黑亮,釉质玻化效果好,釉层普遍较厚,露底处有积釉、挂釉现象,可观察到流釉现象,有的甚至隐约可见斑驳纹饰。

黑色深沉、纯洁,象征着黎明的到来。

02:兔毛釉。

兔毛釉是建窑最典型、产量最大的产品,因此人们常用兔毛壶作为建窑茶壶的代名词。

那么,“兔毛”釉到底是什么呢?

其实,它是指黑色底釉中析出的细密如丝的条纹,形似兔子身上的兔毛。

关于兔毛釉最经典的名言,当属宋徽宗的名言:“壶色以青黑为贵,毛纹如玉者为佳”。

03:油滴釉。

说到“油滴”一词,其实它的由来源于日本,国内专家普遍认为,“油滴”就是指鹌鹑蛋。

北宋初年陶固在《清议录》中写道:“福建茶人珍爱鹌鹑点纹茶具。”可见此类茶具的珍贵。

鹌鹑点茶具上的斑点大小不一,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。

鹌鹑点茶具的颜色有银色、银灰色、黄色等。

斑点的分布可密可疏,很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。

04:杂色釉。

除上述经典釉色外,其余均属杂色釉。

一般品种有柿红釉、茶叶末釉、青瓷釉、裂纹釉、灰釉、灰白釉、酱油釉等。

最新故事

本节目前不包含任何内容。使用侧边栏添加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