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建盏的胎体被称为“铁胎”,是烧制建盏的必备条件之一,也是建盏区别于其他窑系黑釉茶杯的重要特征。然而,仅凭颜色就能判断茶杯是否为铁胎吗?红褐色就不能代表铁胎吗?真的像一些朋友说的那样,胎体颜色越深,含铁量就越高吗?
一、肯定铁胎对于建盏茶杯的重要性。
- “白茶以黑茶杯为佳,建安黑茶杯色泽深蓝,形似兔毛,胎体稍厚,保温性好,尤为上乘。外地茶杯,或薄或紫,但品质较差。”《茶录》的这段文字,道出了铁胎对于建盏的重要性。宋代,泡茶时需要用火加热茶杯。如果茶杯过冷或冷却过快,不易产生良好的泡沫,口感也会大打折扣。
- 建盏不仅胎质坚硬,釉料中的铁质含量也很高。两者相互作用,形成了自然细腻的斑纹和流畅的纹饰。如果胎质铁质含量过低,则纹饰不够清晰,甚至显得不完整。因此,世界各地热衷于创作建盏的陶瓷艺术家,需要前往简阳水吉购买合适的胎土。 二、仅从茶杯的颜色就能判断茶杯是不是铁胎的吗?
1. 需要注意的是,建盏是在还原性气氛中烧制的,这通常会导致胎体呈现铁灰色。然而,有些胎体可能会呈现红褐色,这并非因为铁含量低,而是因为气氛被氧化了。因此,如果胎体看起来颜色不是很深,不要急于断定它不是铁胎。 2. 一些所谓的“建盏”茶杯,其胎底可能呈铁灰色,看起来很像铁胎。那么,我们能断定它们是用铁胎制成的吗?不,不,不!它们可能是用一层装饰土制成的。不过,建阳当地的工匠通常不会费心寻找低铁胎泥来制作建盏茶杯,所以您可以放心,它们的真伪可以放心。
如果你有宋代建盏的残片,你会注意到胎体的破损处颜色很深。这种颜色确实是胎土中铁含量高的外在表现。然而,有些破损处可能会呈现红褐色,这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氧化造成的。如果你再敲掉一个角,检查新的破损处,你会发现颜色要深得多。
能否详细解释一下,为什么有些建盏茶碗的胎体不够黑呢?
原因有二:一是气氛还没有完全恢复;二是大家对电窑茶杯底部漆面呈深黑色有着固有印象。
- 在还原性气氛下,坯体中的Fe2O3可还原为Fe3O4,也就是俗称的黑铁矿或磁铁矿,若进一步增加还原性气氛,坯体便会逐渐变黑。
- 电窑茶杯在冷却过程中,需要人工营造强还原性气氛,甚至维持到出窑(这也是开窑时茶杯上通常会残留碳粉,用手拿着会发黑的原因)。而柴窑烧成后,会立即封窑,冷却过程中不再添加木柴。因此,即使烧成时营造了强还原性气氛,一旦封窑,还原性气氛也会迅速减弱。一旦窑内剩余的木炭燃尽,气氛就会转变为中性或弱氧化性气氛。
因此宋代建窑的胎体内部往往很暗,而胎体表面在冷却过程中氧化较弱,呈现棕黑色或棕黄色。
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高铁胎的茶杯会有不同的颜色了吧?要判断手里的茶杯是不是铁胎的,不能单凭颜色,还要考虑敲击时的声音、密度等因素。
分享:
收集江南茶杯:2个焦点,5个谨慎。
江山茶杯的嘴嘴线的目的:你知道?